【特稿】蓄滿發(fā)展動能,更蓄暖心力量
|
||||
|
||||
|
在湖南懷化辰溪縣的連綿青山之間,一幅融合了現(xiàn)代工程偉力與深厚魚水情深的壯麗畫卷正徐徐展開。 被譽為超大型“綠色充電寶”的辰溪抽水蓄能電站項目,正緊鑼密鼓地推進建設(shè)。而為其鋪就坦途、奠定基石的,正是一段在征地移民工作中,寫滿了“最快”效率、“最實”作風與“最暖”情懷的動人篇章。 用腳步丈量,黨員先鋒的“民情地圖” 征地移民,事關(guān)群眾切身利益。當圖紙上的紅線落到現(xiàn)實的村莊與土地上,牽扯的是一戶戶農(nóng)家的生計與情感。 項目團隊迅速成立了“移民安置黨員攻堅小組”。項目公司黨支部書記唐平康在工作動員會上的話樸實而有力:“咱們共產(chǎn)黨員,就是要在這種硬仗中沖上去。辦法很簡單,就是把辦公室搬到村里去,把政策講到群眾心坎里去?!?/p> 于是,“日調(diào)度、周會商”的機制在現(xiàn)場臨時辦公點建立起來,而更重要的戰(zhàn)場,則在田埂上、在農(nóng)家院里。 村民老童家,是塊“硬骨頭”。他在紅線內(nèi)有片長勢正好的苗圃,對補償方案和安置點位置都有顧慮,幾次溝通都閉門不見。 一個雨后的傍晚,負責移民工作老宋提著兩瓶啤酒,再次敲響了王家的門?!袄蠌?,不談公事,就是路過,找你喝一杯?!崩纤涡呛堑卣f。幾杯酒下肚,話題從苗圃的長勢成聊到孩子的教育。老宋順勢拿起桌上的粉筆,在水泥地上畫起了草圖。 “老哥,你看”,他一邊勾勒,一邊解釋,“這兒是以后電站建好的位置。政府和我們一起規(guī)劃了配套的旅游項目,等你們搬到附近,可以順勢開個農(nóng)家樂,家里經(jīng)濟肯定越來越活絡(luò)。孩子也能送到城里讀書,教育條件不一樣?!彼D了頓,語氣更加誠懇:“至于你那片苗圃,我們專門請了省里專家來做評估,每一棵果樹都按市場最高標準補償。你要是舍不得,有些樹還可以移走,我們負責出人工費幫你移栽?!?/p> 地上簡陋的草圖,變成了未來生活的美好畫卷;專業(yè)的政策條款,化作了貼心實在的“家長里短”。老童緊鎖的眉頭漸漸舒展開來。“宋主任,你們這么為我們著想,我再不支持,就太不近人情了!”他緊緊握住老宋的手。 第二天,老童便在協(xié)議上簽了字,后來還主動幫助攻堅小組做通了其他幾戶親戚的工作。 就是這樣,攻堅小組的成員們,用“白+黑”“5+2”的堅守,用腳上的泥土和心中的真情,一寸寸繪制著屬于自己的“民情地圖”。 3個月內(nèi)完成了3038畝土地征收征用工作,完成了56戶移民安置協(xié)議的簽訂,為項目建設(shè)按下了決定性的“加速鍵”。 與時間賽跑,53天“闖關(guān)”記 項目用地報批,是工程啟動的“第一道關(guān)口”。然而,這道關(guān)卡的開啟,恰逢國家土地補償政策調(diào)整的窗口期,不確定性陡增。這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,更是一場與政策的競速。 “那感覺就像在搶一張即將停售的舊版車票,晚一步,就可能面臨全新的、更復雜的規(guī)則,項目成本和周期都將充滿不確定性?!表椖抗究偨?jīng)理王幫明回憶道。 壓力,如山般壓在團隊每個人的肩上。 項目班子果斷決策,組建報批攻堅隊,由王幫明親自帶隊,“駐守長沙,不拿下批文,絕不收兵”。 在長沙市一間普通的賓館房間里,夜晚總是比白天更“忙”。文件鋪滿了整張床,筆記本電腦散熱扇嗡嗡作響,五六個人圍坐在小桌旁,空氣中彌漫著濃茶和咖啡的味道。 “王總,省廳反饋,這個地塊的耕地質(zhì)量等別論證還需要補充支撐材料。”工程部老祁揉了揉通紅的眼睛說道。 “立刻聯(lián)系測繪院,請他們務(wù)必在明早8點前,把最新的測繪數(shù)據(jù)和分析報告?zhèn)鬟^來。”王幫明的聲音有些沙啞,但語氣斬釘截鐵,“我們不僅要快,更要精準,絕不能因為我們的疏忽,讓項目有任何‘瑕疵’。” 這樣的深夜討論,成了那53天里的家常便飯。他們成了省自然資源廳門口的“??汀保c審批人員溝通的每一個細節(jié)都被反復推敲。從耕地占補平衡指標掛鉤,到省廳組卷,再到省政府行文上報國務(wù)院,這條原本漫長的流程,在他們的高效協(xié)同下,變成了一場與時間的賽跑。 “當我們拿到蓋著國徽大印的批復文件時,整個團隊都沉默了,然后是抑制不住的歡呼?!蓖鯉兔鲃忧榈卣f,“有人甚至紅了眼眶。53天,我們創(chuàng)下了湖南同類型項目用地報批的最快紀錄!這不僅僅是一個數(shù)字,它為我們整個工程贏得了寶貴時間,節(jié)省的投資更是以億計。” 這場漂亮的“閃電戰(zhàn)”,為“超級充電寶”的誕生,搶下了最寶貴的先機。 以心換心,“暖心行動”浸潤?quán)l(xiāng)土情深 辰溪縣修溪鎮(zhèn)——這片曾見證袁隆平院士播下稻種、追逐“禾下乘涼夢”的希望田野,如今又是一片金黃。 在這片飽含深情的土地上,項目團隊書寫的不僅是工程建設(shè)的速度,更是民生關(guān)懷的溫度。 移民搬遷那周,項目部的幾輛輕型皮卡組成了“黨員服務(wù)車隊”,扎著紅綢,穿梭在村間小道。村民劉大姐看著家里那個沉重的老式衣柜正發(fā)愁,幾個年輕的項目隊員已經(jīng)喊著號子,小心翼翼地將其抬上了車。 “慢點慢點,小心門檻!”劉大姐一邊招呼著,一邊對記者感慨,“這些娃娃,看著年紀不大,非常細心!你看那邊,他們怕我們零碎東西被雨淋,還專門搭了臨時存放棚,想得太周到了。說心里話,剛開始要搬,是真舍不得。但他們這工作做到位了,我們心里也暖了。” 更讓鄉(xiāng)親們感念的,是項目團隊主動為他們解決的“世代難題”。過去,村民去河對岸的農(nóng)地,必須蹚過一條水流湍急的小河,汛期一來,道路中斷,只能“望田興嘆”。項目團隊在優(yōu)化施工道路時,沒有簡單地“怎么方便怎么來”,而是將19#道路方案進行調(diào)整,將其由下游改至上游,修建了一條堅固的便民路,真正實現(xiàn)了“一路通,百業(yè)興”。 “這條路,是我從小到老盼星星盼月亮都沒盼來的,沒想到托電站的福,給修起來了!”村民胡老漢站在新橋上,激動地用力踩了踩路面,“現(xiàn)在去地里,開三輪車幾分鐘就到,再也不用肩挑背扛,看老天爺?shù)哪樕?。這樣的工程,我們怎么能不支持?” 春耕時分,一個緊急情況出現(xiàn)了:因旱缺水,沿線5個村、數(shù)百畝稻田的“保苗水”沒了著落。消息傳來,項目黨支部書記唐平康當即拍板:“農(nóng)業(yè)生產(chǎn)是老百姓的天,一刻也不能耽誤!”一支由項目員工組成的“抗旱保耕突擊隊”迅速成立,調(diào)配大功率抽水機、水泵,鋪設(shè)數(shù)百米臨時水管。那個夜晚,工地上的探照燈照亮了田野,機器的轟鳴聲與潺潺的流水聲奏響了一曲動人的協(xié)奏曲。 清冽的河水順著臨時管道,歡快地流入干涸的田壟。一位老村支書捧著清涼的河水,眼眶濕潤了,他對著項目團隊深深鞠了一躬:“謝謝你們!你們保住的,是我們?nèi)迦艘荒甑南M?!?/p> 截至目前,辰溪抽水蓄能項目已高質(zhì)量完成截流階段移民專項驗收,成為湖南省“十四五”期間8個抽蓄項目中首個達成此里程碑的工程,樹立了和諧征遷與高效建設(shè)的行業(yè)新標桿。 從創(chuàng)紀錄的審批速度,到扎實高效的移民安置,再到用心用情的民生幫扶,辰溪抽水蓄能電站項目的征遷之路,是一條效率與溫度并重、發(fā)展與惠民共贏的和諧之路。 這個正在崛起的“超級充電寶”已正式進入了大壩填筑階段,預計2028年底正式并網(wǎng)發(fā)電。 未來,它將為華中電網(wǎng)注入強勁的綠色動能;而此刻,它已用真誠與擔當,在辰溪的綠水青山與人民心間,蓄滿了溫暖前行的磅礴力量。 湖南辰溪抽蓄電站下水庫成功截流 (責任編輯:劉開燕) |
| 【打印】 【關(guān)閉】 |